Sunday, October 17, 2010

2008年9月 我們仨

儘管可以輕輕鬆鬆的選篇短短的散文或是一首短詩為自己的作業展開序幕, 我最終還是選了楊絳寫得很長很長的散文──《我們仨》。

近年來總是習慣在添購書本之後,在書中寫上日期留個紀念。一來有"孫悟空到此一游"之趣, 二來也防自己買了書不讀的壞毛病。偶爾閒來看看書本上的日期, 也好感嘆時間過得有多快。《我們仨》裡用鉛筆清清楚楚的寫著"29 June 2007"。既然是現代文學課的閱讀報告, 依循著對文學閱讀欣賞的"第一原初感覺,感悟,涌動,衝動"的最可貴和最重要, 這份報告應從2007年說起。原來早在一年多前我就已開始醞釀這份報告, 只是當時懵然不知。

2007年6月29日的日記是這樣記的
如往常般。早上便往Harris鑽
對我而言, 往書局跑的意義有如
伊斯蘭教徒往麥加去一樣--神聖

我依著上一回的腳步
三步跨作兩步的跑向文學書的架子
在架子上取下了《楊絳作品精選》
為的是裡頭的《我們仨》

《我們仨》分成三部:
1.我們倆老了
2.我們仨失散了
3.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單是目錄便令我忍不住落淚
我翻看書裡的老照片
羞於滿框的淚水, 拭了拭, 付款去...


2007年7月11日
最近讀書進度甚慢
6月29日在Harris買的《我們仨》
也只讀了一半
每一次讀, 都有一股莫名的感動
文字的流暢, 情感的豐富
這一切出自於一個九十幾歲的老太太
懷念著已故的丈夫和女兒

"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這一句深深的觸動了我的心
淚水似共振般漱漱
卻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
又或者, 我根本不想說

《我們仨》
我, 也有個我們仨

* * *
愛情不需要驚天動地
點點滴滴在心頭
平平凡凡的生活
彼此慢慢的了解,明白
培養了默契

《我們仨》裡沒有絕美的情話
透露的亦不過是些日常的生活片段
但因為真摯, 讓人倍受感動
我一段一段的讀, 一句一句的, 一字一字的
我捨不得一下子就讀完
彷彿是對這一家子的不捨...

愛情, 若無法昇華成親情
也枉費了一輩子的時間說愛

徐志摩的愛熾熱
美則美矣
終究不是我所欣賞的
錢鍾書楊絳的婚姻圍城
竟然是我夢想的

* * *
認定一個人
用的是一輩子的承諾
洗衣煮飯, 生兒育女
柴米油鹽醬醋茶
甜則甜 苦則苦
彼此守著同一個信念 繼續下去

路很長
一個人走
兩個人走
三個人走
讀著讀著, 一陣鼻酸
也不知是太感動
又或是感慨這樣的情感只能在書裡找

也不是, 現實生活中, 我的家庭便是我們仨
我懂, 我懂, 我完全明白書裡說的
我的家是我愛與情感的泉源
流淚不是嘆息
流淚是恍然自己的擁有
這樣, 不算遲

這年頭連書本都在趕視覺系的流行, 許多書的封面及內容設計也堪稱為人眼前一亮,更因此培養了我對書本內容圖多字少的喜愛。這些年我看圖多過看字,名副其實的是用"眼睛"看書。而這本淹沒在色彩斑瀾書海裡的爛泥色封皮的《楊絳作品精選》卻用真情的文字深深打動了我,裡頭的《我們仨》這長篇散文是讓人一旦捧上就無法釋手的,讀著讀著連心也隨著微微顫動了。

楊絳藉由一個夢的開始串聯了文章的第一部〈我們倆老了〉和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 讓人讀起來似夢似真, 似真又似夢。開始時, 我懵懵懂懂的跟著楊絳和女兒去看望在"311號船上"的錢鍾書, 後來想想此船非彼船, 而是諧音的"床"(病床)。

後來, 連女兒錢媛也病倒了, 再也無法陪著他去看望丈夫錢鍾書。

"堤上的楊柳開始黃落, 漸漸地落成一棵棵禿柳。我每天在驛道上一腳一腳的走, 帶著自己的影子, 踏著落葉。"

"我疑疑惑惑地在古驛道上一腳一腳的走。柳樹一年四季變化最勤。秋風剛一吹,柳葉就開始黃落,隨著一陣一陣風,落下一批又一批的葉子, 冬天都變成光禿禿的寒柳。春風還沒有吹,柳條上已經發芽,遠看著已有綠意;柳樹在春風裡,就飄蕩著嫩綠的長條。然後蒙蒙飛絮, 要飛上一兩個月。飛絮還沒飛完,柳樹都已綠葉成荫。然後又一片片黃落, 又變成光禿禿的寒柳。我在古驛道上, 一腳一腳的, 走了一年多。"

藉著作者對柳樹應季節變化的描寫, 我自己彷彿穿越了時空,看著一位八旬的孤單老婦在這條古驛道上來來回回的奔走。作者平實的文字裡找不到華麗的詞藻, 就淡淡的描寫卻也難以掩蓋心裡的哀愁, 讀著讀著心也涼了鼻頭也酸了。

楊絳唯一的女兒錢媛最終還是"帶著爸爸媽媽的祝福回家去"了。縱使八十年的人生歲月裡經歷了大大小小多次的離別, 但還有什麼能比親人的死別更令人心酸的呢?

"我的手撐在樹上, 我的頭枕在手上, 胸中的熱淚直往上涌,直涌到喉頭。我使勁的嚥住, 但是我使的勁兒太大, 滿腔熱淚把胸口掙裂了。只聽得噼嗒一聲,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東西,迎面寒風直往我胸口的窟窿裡灌。我痛不可忍,忙蹲下把那血肉模糊的東西揉成一團往胸口里塞;幸虧血很多,把滓雜污物都洗乾淨了。 我痛不可忍,忙蹲下把那血肉模糊的東西揉成一團往胸口裡塞;幸虧血很多,把滓雜污物都洗乾淨了。 我一手抓緊裂口,另一手壓在上面護著,覺得噁心頭暈,生怕倒在驛道上,踉踉蹌蹌,奔回客棧……"

不久錢鍾書也過世了。作者"撫摸著一步步走過的驛道, 一路上都是離情"而家已不復是家, 只是他的客棧了。

這樣的苦這樣的痛,讀得讓人的心都揪成了一團, 不勝唏噓。

第三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像是一部時光穿梭機, 帶領著我窺探錢媛出生之前與之後一家人生活中相聚相守的點點滴滴。九十二歲的老人用豁達的心情和輕鬆的筆調凸顯了平凡生活紀事的活潑生氣, 讓人讀起來趣味連連。縱使"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能有63年的相知相守已足矣。難怪作者要說"我們仨都沒有虛度此生, 因為是我們仨"。

寫閱讀報告的這天, 母親給我做了我小時候愛吃的炸馬鈴薯片。我六歲時, 母親也常這樣炸了馬鈴薯片給我帶到學校去, 這些年吃著母親做的飯, 也吃成了快樂和幸福。《我們仨》裡的生活點滴你我都有, 只是以不同的形式存在著。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幸福時刻, 稍不留意就成了缺憾。珍惜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